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

第三章、新冠病毒分為A、B、C三型的科學研究報告


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起源為何,至今仍爭論不休,甚至引起美中兩國之間的政治口水戰,但由於疫情先在大陸武漢大規模爆發,讓外界普遍認為該地為病毒起源地。不過據劍橋大學研究團隊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至今已有3種病毒株,而這場大流行起源地大陸武漢,在當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實際上已經是突變後的B型,而最原始的病毒基因組A型,主要出現在美澳;而在新加坡與歐洲流行的,則為由B型衍生的C型病毒。B型病毒株是中國境內(即武漢)的主要類型,且並沒有傳播出東亞地區。

 

據英國劍橋大學《新冠病毒:以遺傳網絡分析大流行起源》COVID-19: 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provides ‘snapshot’ of pandemic origins一文中利用「遺傳網絡」追蹤自201912月至20203月全球160基因組後,初步以地圖方式呈現病毒基因演變與擴散方式。







研究分析顯示,新冠病毒跟蝙蝠與穿山甲身上的冠病毒基因最為接近、最初傳到人類身上的病毒基因組的A型,雖然有出現在武漢,但與在大陸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組並不相同。相反的,在大陸流行的反而是由A型演變而成的B型,並可最早追朔至2019年聖誕夜,而且是曾在武漢居住過的美國人身上,發現過其他A型病毒已變異。

 

研究指出,A型病毒主要出現在澳洲與美國等地,並造成當地超過40萬起確診病例,其中2/3的美國病例樣本為A型冠病毒感染;而從B型演變而來的C型,主要是在歐洲等地,尤其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瑞典以及英國等地流行,而C型未能在大陸找到樣本,不過曾在新加坡、香港以及南韓出現過。

 

 

研究人員指出,在武漢主要流行的B型冠狀病毒,同樣也在亞洲地區流行,但此一B型分枝在本區域內並未進一步演變,推測可能是武漢封城減緩了加速族群遺傳突變的「奠基者效應」,或者B型已經適應亞洲環境,導致突變速度減緩。

 

該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遺傳學家佛斯特Peter Forster表示,這項科技最廣為人所知的應用,是藉由DNA來追蹤史前人類的人口遷徙,並表示這應該是首次被用來追蹤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他強調,新冠病毒有太多快速突變,導致難以完整追蹤新冠病毒的演化樹,研究人員也使用了數學演算,才將合理的病毒演化樹予以呈現。

 

以上這項研究於202038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411002013-260408?chdt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