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侵人體病毒數量越多,症狀越嚴重
人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時,所出現的症狀大約有下列22種:
發燒、乾咳、倦怠、有痰、肌肉或關節痛、頭痛、發冷、噁心或嘔吐、流鼻水、鼻塞、腹瀉、胸痛、尿量減少、下肢水腫、結膜充血、意識混亂躁動、精神狀態突然改變(前二症狀可歸類為譫妄症)、四肢麻木刺痛、味嗅覺喪失及皮膚血管炎等。
人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時,到底是完全無症狀,或是表現出各種程度不同的輕、中、重或危急症狀,除了跟個人免疫系統的強弱健全與否有關之外,病毒研究專家推估跟病毒入侵人體的數量,可能有非常重大的關係。
如果由呼吸道入侵人體病毒的數量還不夠多時,那麼人就可能完全不會受到感染,或是既使受到感染也沒有出現症狀或是只有輕中症狀。病毒學專家們都認為,入侵病毒需要達到某一數量,才能啟動人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被啟動後由巨噬細胞(macrophage)領頭,召喚各類免疫細胞出來共同抵抗敵人,如果入侵敵人(病毒)的數量較少,戰爭的規模就比較小,而所釋放出來的化學武器(如Cytokine細胞素、白介素-6、白介素17、TNF抗腫瘤壞死因子等)就比較少,因而所引發的症狀也就比較輕微。如果入侵敵人的數量龐大,免疫細胞所釋放的化學武器,如細胞素(Cytokine)等的量就很大,因此症狀就比較嚴重,甚至引發細胞素風暴成危急症或死亡。
二、體內有新冠病毒抗體的免疫護照不可靠
就算個人感受不到有被感染生病的症狀,只要這些入侵人體的病毒,多到足以誘發人體的免疫系統時,就會通知B淋巴球製造抗體來殺死病毒。這就是為什麼在做血液中新冠病毒抗體普檢時,有很多人並不覺得自己曾有被病毒感染的症狀,但卻被證實了在他體內已經有了新冠病毒的抗體,因此也曾有國家說,想發新冠狀免疫護照給體內有抗體的人,讓他們獲得可以四處行走的自由,不必受到約束,因為他們體內已經有了新冠病毒的抗體,因此再也不會把新冠狀病毒傳染給他人了,也不會再度受到感染。
但是實際上的情況可能並非如此理想,因為新冠疫情流行時間尚短,人們還不清楚新冠病毒抗體可以維持多久的有效時間,是不是有了抗體就一定不會再被新冠病毒感染?這在目前仍是未知數。況且新冠病毒的變異種還不少,就算有了其中一種新冠病毒株的抗體,是否會被其他不同品種的新冠病毒株感染,也沒有人敢打包票,況且WHO也不同意發放免疫護照的概念,因此發免疫護照的構想也就不了了之。根據2020年6月18日的紐約中央社報導指出,新冠病毒抗體在人體內只能維持2-3個月,抗體消失後,很可能會再度受到新冠狀病毒感染。但是2020年9月初,又出現人體內新冠抗體可維持5個月的報導。
三、「稀釋臨界點」以下的病毒濃度不易致病
公元1665年發明的顯微鏡,只能看到細胞、細菌,無法看到太小的病毒。一直到了1939年,西門子公司生產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病毒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
病毒研究專家發現,病毒不論是感染植物、動物或人類,都有一種「稀釋臨界點」的現象。也就是說各種病毒只要被稀釋到一定的濃度以下,雖然單一感染源(如飛沫氣凝膠)中,含有上萬病毒顆粒,但卻已經無法使生物體引發疾病。也就是說病毒是必須打群架的,如果只是極少數量,在稀釋臨界點以下的病毒數量,是無法讓生物得到感染的。
四、合格的醫用口罩,可以有效阻隔98%病毒飛沫氣凝膠
合格的醫療用口罩,就可以扮演把病毒稀釋的效果,醫療用口罩分為三層,可阻隔病毒的中間層最為重要,中間層乃是由一種熔噴不織布所構成,熔噴不織布的孔洞縫隙為2毫米,而新冠病毒的大小則為萬分之一毫米(其他種類病毒的大小也接近)。2毫米大的熔噴布孔隙,根本無法阻擋住只有萬分之一毫米小的病毒。
幸好由於科技的進步,可藉由電場將感應電荷嵌入不織布中,當有攜帶病毒的飛沫氣凝膠通過時,就會被此靜電荷捕獲,就有如蚊子被捕蚊燈電死,阻隔病毒的效率可達到96.44%,另外有一種「電暈+水摩擦」的技術,可以將病毒阻隔效率提升到99.98%。
如果採取其平均阻隔效率為98%來計算,一個新冠肺炎患者,如果他有戴了病毒阻隔率為98%的醫療用口罩,則由此患者所噴出飛沫凝膠中傳播到外面的病毒數量,就可以減少了98%,也就是一百個病毒,只有兩個逸出到口罩外的空氣中,另外98個病毒就被口罩的靜電荷阻擋住了,因此其病毒傳播率只剩2%(0.02),如果另外一個健康人也同樣有戴合格口罩的話,那麼由新冠患者所噴出來僅剩2%的病毒,又被健康人的口罩阻隔了98%;2%的病毒數量,又再減少98%,那肯定就已經達到了稀釋臨界點了吧!如果兩個人都是新冠肺炎患者,那麼每一位患者的病毒傳播率係數均為0.02,則這兩位患者的係數相乘為0.0004(0.02 X 0.02=0.0004),也就是說病毒傳播的比例風險,只剩下2500分之1。推論空氣中這麼少的病毒數量,再加上如果健康人都一律戴上合格醫用口罩(非自製或布口罩),這一丁點在稀釋臨界點以下的微量病毒,就不足以讓人受到感染了。
五、口罩是最廉價又最有效的新冠病毒預防方式
根據以上推論,預防飛沫氣凝膠病毒感染的最重要工具就是醫用口罩。一個口罩的價格如果以0.3美元計,要是每天換一個新口罩,每個月才只花費9美元,也就是說只要每個人都戴上口罩,那就是最廉價又有效的預防方法。
在疫情大流行時,口罩很稀缺,不過由於各方大量投入生產,進入2020年5月後,全世界的口罩的供應就比較充足了。
人民比較願意配合戴口罩的地區,如台灣、中國大陸、越南、澳門、香港、南韓、日本等新冠疫情相對比較緩和。
歐洲、英國、美國人一向來對於戴口罩都比較反感,他們普遍認為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其中帶頭反對戴口罩最力的非美國川普總統莫屬。到了2020年9月8日,全世界的新冠病毒感染確診人數為近兩千七百多萬(27,351,625)人,病死人數為八十九多萬(892,872)人,而美國的確診人數為六百多萬(6,300,622)人,居世界第一,病死人數超過十八萬(189,208)人,美國的新冠確診及病死人數均為世界第一。然而,全民戴口罩的風氣,不但無法在美國形成,還有許多州長(共和黨為主)帶頭發起反隔離,反戴口罩示威。進入2020年6月,美國因有一黑人被白人警察鎖喉致死,爆發了波及全美140個城市的大示威,示威人群中有戴口罩的比例也很低。
六、終止病毒傳播方法面面觀
有關新冠病毒傳播,在什麼條件才會停止,有以下幾種說法。
1. 自然型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
新冠病毒這種新出現的病毒,剛開始流行的時候,由於所有人體內都沒有抗體,因此很容易受到感染,可是當70-80%的人口都得到過新冠病毒感染,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之後,新冠疫情的流行就會自然停止,這就是自然型的群體免疫。
2. 被動型群體免疫
將來新冠病毒疫苗被研發出來之後,大家都接種過疫苗,體內產生了抗體之後,就不會再被新冠狀病毒感染了,這就是經由被動的接受疫苗接種而達到了被動型的群體免疫。然而新冠病毒抗體留存在人體內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5個月。抗體消失後,人很可能受到第二度感染,也有可能感染上已變異的新冠病毒。
3. 病毒自然變弱消失
例如2003年的非典肺炎(SARS)在感染確診了8096人,死亡774人之後,就從此消聲匿跡了。因此就有人把台灣、越南的新冠疫情之所以沒有爆發大流行,而中國大陸在爆發大流行之後,又已受到控制的原因,歸功於病毒原始株已經退化變成了老弱殘兵了,沒有能力再感染人。
這種說法其實是很牽強,站不住腳的。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美國的新冠狀病毒原始株不會自行退化變弱化呢?反而一致繁殖傳播開來,到了2020年9月10日,美國甚至已經有超過19萬人因新冠病毒感染而死亡。
由此看來,新冠病毒自己會變弱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那麼有些地區新受到控制的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比較符合科學的說法,應該是有全民戴口罩。
4. 人人戴合格醫用口罩
回顧一下台灣的疫情,從帛琉島回台的磐石艦上士兵下船後,未接受篩檢就到處亂逛,後來被追回來做快篩,結果發現有31位士兵確診感染新冠狀病毒,但是防疫中心追蹤該31位士兵所接觸過的2000位家人及親友,過了14天的觀察期並無人被感染發病。
台灣在大家都戴口罩的全民運動之下,沒有戴口罩的,甚至不能搭捷運、巴士、火車、高鐵,因此台灣在清明連假過後,也未有增加本土感染案例,後來的五月一日連假,夜市開放、花市開始營運、許多旅遊景點開放之後,也未有增加本土病歷。
如以上的推理及實際觀察,人人都戴口罩就可以杜絕新冠病毒感染,不但是言之成理的說法,實際上也行得通的科學,而不是民粹,更不是戴口罩求心安而已。
如果新冠病毒防疫靠人人戴合格醫用口罩就可以行得通,那麼封城、鎖國、停工、航空停航、學校停課、娛樂演唱會停辦,是不是都變成多餘的?這樣一來,全世界百兆的經濟損失應該也是可以避免的。
人人戴口罩就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這未免太不可思議,太簡單了吧!不過支持這種說法的也大有人在,台大微生物學孫岩章教授也曾撰短文「當病毒只會打群架時」在報章上發表過相同看法。
如果只要人人戴口罩,就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推論(假說)正確無誤的話,那麼美國因COVID-19而枉死的十九萬多條人命冤魂,全都有資格跟誓死不戴口罩的共和黨各州長,尤其是大頭目川普索命去。
七、戴口罩文化的演變
西方人缺少戴口罩的文化習慣,他們普遍認為健康的人不需要戴上口罩,只有生病的人才有必要戴,因此2020年初,在西方街上戴口罩的黃面孔都飽受歧視。
曾有在歐洲新冠狀病房工作的台灣護士,在隔離病房中戴口罩保護自己,反而被全體工作人員圍剿,甚至被主管訓斥。隔離病房工作人員眾口一詞地指責她說,工作人員戴口罩會引起患者恐慌。
稍早也曾有報導說,有黃面孔亞洲人戴口罩走在歐洲往馬路上,被西方民眾羞辱怒罵〝Virus〞,甚至遭受毆打的情況。美國曾有一地方議員因戴了口罩,反而被驅逐出議會。
東亞人除了新加玻之外,普遍都認同戴口罩,新加玻上層領導人。從小接受英語教育者居多,思維模式比較接近歐美,因此新加坡政府初期也不鼓勵戴口罩。但2020年4月疫情升級後,又都人口一罩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於2020年3月30日仍建議,只有確診患者和照顧確診病患的人須戴口罩。
CNN報導,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計畫執行主任瑞恩(Mike Ryan)30日在日內瓦記者會上說,「沒有具體證據顯示,大眾戴口罩有任何潛在好處。事實上,有些證據顯示,大眾因錯誤使用或未戴好口罩,而造成反效果」。
WHO新興疾病部門主管官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30日也在簡報會上說,「我們應該將口罩優先讓給最需要的人,也就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范科霍芙說,「在社區內,除非你生病了,否則我們不建議你戴口罩,因為口罩主要是預防你身上的病毒傳播」。
後來由於真相已經大白,大家都知道原來有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是沒有任何症狀的,他們也會把病毒傳染給他人,因此到了2020年4月4日,WHO專家小組主席,英國傳染病專家海曼(David Heymann)才改口稱,「口罩可能有助於(may be useful)防止個人受感染」。
紐約州是美國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災區,一向來都將口罩視為「生大病才戴」的歐美民眾也逐漸改變觀念,2020年5月15日,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M.Cuomo)頒佈行政命令,要求民眾自5月18日開始,在公共場合必須戴口罩,違者要受罰,他強調要向人口一罩的中國人看齊。
古莫州長說,他看了統計數字,發現經常與新冠病毒患者近距離接觸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及公交車司機及地鐵等服務人員,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比率比一般大眾還低,因此他認為口罩可以發揮很大的功能。
歐洲瑞安航空CEO奧萊莉表示,如果飛機上每位乘客都戴口罩的話,可以減少98.5%的傳播風險。
作者在美國念獸醫病理博士班的女兒,也親自見證了上述轉變,她說以前若戴口罩上街,會被人側目相看,但時至今日(2020年4月),不戴口罩反而會被人多看幾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