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

第二十七章、中國成功將氫氧混和氣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一、新冠肺炎患者受益於氫氧混和氣體

中國創新三類醫療呼吸設備——氫氧氣霧化機每分鐘能為患者提供1公升氧氣和2公升的氫氣。患者還可通過配備的三叉管道將2台設備並排使用,也可與醫院的管道氧、有創或無創機並聯,提高氧氣吸收量,加快血氧的恢復。

臨床表現看,一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而吸入低密度氫氣體,能改善氣道阻力,增加氧氣彌散度和氧流量,改善呼吸困難(急性呼吸窘迫)症狀。同時氫氣還可以抗炎、有效防止氣道重構及肺纖維化、減少杯狀細胞增生、改善肺功能、對抗大劑量使用激素後的副作用以及清除病毒入侵體內後因對肺部損傷導致大量產生的自由基等作用。

這項由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牽頭孵化的醫學科研項目,幾乎是目前國際上氫氧醫學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項目,累計發表SCl論文多達46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潓美公司在鐘南山院士指導下立即啟動氫氧混合氣吸入對抗新冠肺炎的臨床項目。初步觀察顯示,不少患者在使用了半天、2天、3天后表示各項症狀明顯好轉,有患者使用10天后便可出院。


二、鐘南山院士全力推動氫氧療法

2020年4月16日下午17時,鐘南山院士攜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院長、李時悅副院長等專家,與歐洲、美國、非洲的臨床醫生們進行視頻連線,系統性分享中國從無症狀篩查、疑似診斷、確診患者治療、重症ICU方案到癒後檢測的“新冠全路徑”經驗。

會上,鐘院士除了介紹蓮花清瘟、柯立芝、羥氯喹、輸入康復者血漿等不同治療方案的臨床對照組研究結果外,還特別介紹了氫氧氣霧化機【AMS-H-03】用於改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症狀的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臨床研究(以下簡稱氫氧療法)。

鐘院士稱:氫氧混合氣體有助於緩解危重患者呼吸困難的問題由此可探,在疫苗未研究成功之前,藥物並不是唯一降低病亡的手段。

在會上,鐘院士特別給大家介紹氫氧混合氣體的一個吸入(療法),這也是另外一個研究。我們利用這種氣體的吸入(我們用的是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我們這個醫療設備也是非常的簡單的,(它)將水分離成為氫氣和氧氣。因為氫氣是原子量最小的一個氣體,所以可以緩解患者的一個呼吸困難的情況,尤其是用於這個危重症的患者。這個研究的數據我覺得大概在後面幾週會很快發表出來。


三、鐘院士總結氫氧氣的成功經驗

2020年2月27日上午,鐘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新冠肺炎和SARS有區別,除了肺纖維化等共同的特點外,這個病有突出特點:小氣道裡面非常粘的粘液非常多,阻礙了氣道的通暢。氣道不通暢,容易導致繼發感染。武漢及其他地區危重症病人的病亡率接近60%。

這幾年廣州醫科大學同上海潓美公司合作,利用氫氧氣霧化機將水轉化為氫氣加氧氣,通過氫氧結合來改善病人呼吸困難的症狀。幾年使用下來,在氣道狹窄和慢阻肺病人身上都得到了成功且有效的結果。本次疫情期間在武漢地區嘗試使用後,病人的症狀也得到了明顯改善。現在大概有2000多台該種機器在黑龍江、雲南、武漢、廣東等全國各地推廣使用。


四、正壓純氧氣易造成肺損傷,應改成氫氧混和氣,並推向國際

目前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特效藥仍未出現,在法國,羥氯奎和氯奎的臨床研究,顯示避免不了的產生一定副作用。 2020年4月11日,泰唔士報14版報導稱:美國紐約多數只使用呼吸機及氧氣的患者病死率偏高。內容指出帶正壓的呼吸機及氧有可能對於部分患者的肺部造成損害。研究人員從過去兩個月與重症加護病房的醫生,探索氫氧氣霧化機與傳統呼吸機患連使用,以氫小分子協助氧分子易於進入肺泡,並同時消除炎症因子造成的應激損傷,從目前無一死亡病例來看,具積極意義。

除了在國內廣泛將氫氧機用於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救治,也將氫氧療法推向國際,在這2020年2月4日獲得中國大三類(最高等級)醫療器械(國械注準20203080066)一口氣就生產了八萬台,在第一批對外支持的物資中,意大利就購買了520台、馬來西亞544台、印度尼西亞200台、伊朗20台氫氧機


五、武漢網紅女子李麗娜「敲鑼救母」,母因氫氧氣獲救

武漢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嚴重,而開啟了封城行動,所有人都必須待在家中不可外出。

2020年2月8日,武漢市有一位叫李麗娜的女子,她母親因為患了新冠肺炎而無法按一般管道立即住院救治,因此她就在陽台敲起鑼來,這鄰居攝錄的敲鑼視頻,被傳到互聯網上曝光後,不但李麗娜本人意外成了「網紅」,他的母親趙巧英也被安排住進武漢市的漢陽醫院治療。

2020年2月3日下午漢陽醫院院長魏春華教授正式上任,負責支持武漢建立一個功能分區完善,制度完整專門收治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標準病房。

為了更好的治療新冠肺炎病人,在2月21日,鐘南山院士聯機指導魏春華教授,開始將水電解氫氧機用於肺炎重症患者。

住進漢陽醫院的趙巧英女士,接上吸入氫氧氣之後,立即興奮的跟魏春華教授分享他的心得感覺,她說:〝不痛了,不痛了,一點都不痛了,這是第一回好爽〞,她覺得原本全身酸痛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也不再那麼喘了。 3月初,患者趙巧英女士就痊癒回家。


在2月26日,為了更好的推廣氫氧混和氣療法,用於新冠狀肺炎的研究,魏教授錄製了一段視頻,介紹新冠患者在使用氫氧機後的改善狀況。

由於隔離和治療方法到位,魏春華教授管理的武漢市漢陽醫院,呼吸危重病第三治療區,最終做到了零插管、零感染、零死亡。

氫氣輔助療法的前瞻性、回顧性兩項臨床研究,均已完成初步統計結果,使用氫氧氣機的危急症患者有6例、重症患者71例、普通型患者213例、輕型患者52例,共342例。所有患者在使用氫氧機過程中無一死亡病例發生,全部都由危急及重症轉向輕症、無症狀出院,有關結果及亞組分析數據,近日將於國際上發表。


六、台灣氫氧混和氣療法已正在起步中

受到中國大陸官方成功將氫氧混和氣用於新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的啟發,台灣有一批專家學者及業者亦組織發起成立「臺灣氫分子醫療促進協會」,並將於2020年7月4日下午二時,舉辦成立大會及學術研討會

由相關專家提出申請的氫醫學研究計劃,亦已獲得國立成功大學及義大醫院的人體試驗倫理試驗委員會審核通過(如下圖)。以上人體試驗所使用的氫氧機均由「友荃公司」提供。

上圖:成功大學審核通過氫氣人體實驗計劃(本試驗所使用之氫氧機由台灣友荃公司提供)

上圖:義大醫院審核通過氫氣人體實驗計劃(本試驗所使用之氫氧機由台灣友荃公司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